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
(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
纸张最常见的名称:
(1).拷贝纸:17g正度规格:用于增值税票,礼品内包装,一般是纯白色。
(2).打字纸:28g正度规格:用于联单.表格,有七种色分:白.红.黄.兰.绿.淡绿.紫色。
(3).有光纸:35-40g正度规格:一面有光,用于联单.表格.便笺,为低档印刷纸张。
(4).书写纸:50-10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低档印刷品,以国产纸最多。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分上.中.下纸,
上中下纸不能调换或翻用,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8).铜版纸:A.双铜80-400g正度.大度均有,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用于纸盒.纸箱.手挽袋.药盒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105-400g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10).灰底白版纸:200g以上,上白底灰,用于包装类。
(11).白卡纸:200g,双面白,用于中档包装类。
(12).牛皮纸:60-200g,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
(13).特种纸:一般以进口纸常见,主要用于封面.装饰品.工艺品.精品等印刷。
平面设计常用的制作尺寸列表
正度纸张:787×1092 mm
大度纸张:850×1168 mm
开数 (正度) 尺寸 单位(mm)
全开 844×1162
2开581×844 3开387×844
4开422×581 6开387×422
8开290×422
一般的常用的拼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单面式:这种方式是指那些只需要印刷一个面的印刷品,如海报等,只需要印刷正面,而背面是不需要印刷的。
2、双面式:俗称“底面版”,指正反两面都需要进行印刷的印刷品,如一些小宣传单,小幅海报、卡片等.
3、横转式:俗称“自翻版”、“就版翻面”,适用于杂志、书刊类的印刷品,比如有一本16开的杂志封面,分有封一、封二、封三、封四等四个版面需要进行印刷,在拼版时将封一和封四、封二和封三横向拼在一起,再将封一和封四、封二和封三头对头地拼在一个四开的版面上进行印刷,俟一面印刷完成后,将纸张横转180度,用反面继续印刷,完成之后,将印刷品从中间切开,就可以得到两件完全一样的印刷品了。
唐朝陆羽所著《茶经》一书,使“天下益知饮茶矣”,开创世界最早的茶学,是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茶经过几度沉浮,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饮品,并且早已超出止渴的范畴,渗透进中华文化之中,衍生出门类繁杂的文学与艺术之花。
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却能让人在繁杂的尘世中获得片刻清闲,所以它深受文人墨客的赞赏,并常以绘画、诗词、歌赋等形式来表达品茶的情趣,使茶文化更加绚丽多彩。文徵明为茶而作《品泉图》;苏东坡更是留下“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唱;郑板桥也因此感叹:“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受斗茶”。可见茶早已具备文化的品味。
正因如此,作为茶这一特殊商品的包装更应体现其文化的特性。
众所周知,包装设计的重要功能便是引起预定购物者的注目,诱发他们对产品的欲望.诱发源于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可以通过包装的视觉设计予以表现。茶叶包装作为特别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纽带,对其文化性的要求更显得突出。好的茶叶包装不仅可以提高销售份额,更可以提升 品牌 形象,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包装设计一般离不开图形设计,设计师借助设计因素所组合的视觉图形,应当以图形的隐意能否表达出消费者对商品理想价值的要求来确定图形的“字意”形式。也就是说、依靠图形的隐意来烘托字意的感染力,以促使消费者的心理 联想 ,牵动人的感情而激起购买欲望。
包装文化以追求效益、功能,美观为目标,是装潢设计与包装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形态。因此,它是技术学与艺术学相结合,同时又融合了使用过程中人、物、环境因素,尤其是包装材料、造型、插画的结合,体现出器物的形象。而且,由于包装外在的界面以直接的、艺术化的形象诉诸于人的视觉,它能在商品营销活动中,引导人们消费选择,提高时尚消费品味。与消费者在文化心理上产生沟通。
成功的商品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商品的流通性决定了包装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性是理解创造力的内核,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包揽所有最好的想法。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伴随着戏剧性的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的意大利文化,设计文化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征,深负创造力。德国和丹麦是秩序与条理的代表。目标明确、条理清楚、目的性强,同时兼具创新。而在美国的设计中则几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国文化的影子。这是由于美国是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大熔炉,具有多元文化的特性。
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地域差距,不进行哲学深层思考,不研究人民心理、人类社会学、知识甚少,对文学全然不知、找不准卖点,可想而知商品就难以畅销,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
西方文化从对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了解中获得了很多灵感,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在同西方文化交流中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具有原创性的设计灵感?从设计文化上讲,中国还欠缺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的东西是非常独特的。但同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包装文化的重点不只是强调文化的差异,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芬兰设计师的思维是芬兰式的,德国设计师也有自己的特点,意大利、英国的设计师亦然,但他们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国际意识。问题是我们能否从中国的语言、文化中得到启迪,在国际化环境中产生出自己独特的现代包装设计艺术。 世联 www.kisoon.com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大规模的工业化产生的消极结果做出判断。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很不安定的状况下,社会民主思想开始逐渐移人一批清醒的设计师的脑中,他们努力从建筑设计着手改良社会,提出“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这些人变成了现代品牌vi设计的核心。德国的品牌vi设计立场就是受社会工程和社会工作立场影响的,它强调设计怎样为德意志民族例造更好的条件。包豪斯(Bauhaus)的第一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曾说:“我的品牌vi设计要让德国公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6个小时的日照。”由此可见,他们进行的是“社会工程活动”,即对社会进行工程化的改革。“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设计形式不是对形式考虑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形式的结果,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民主思想,目的则是创造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二战后,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德国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Gestaltung at Ulm),重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主张。这所学院最大的员献是系统设计和设计院校同企业挂钩。可以说,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有可能把理想的功能主义完令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来。乌尔姆的教育体系对了战后的设计教育起了引导作用,创造了模式,奠定了基础。
因为德国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如尺寸、模数的合理性等),所以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甚至是不尽人情的,以致有时缺乏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北欧的现代设计却十分注意这—关系,它的地理位置是决定因素。斯堪的那纳维亚国家所处的纬度偏高.冬天的日照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人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使得人和室内陈设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就要求设计必须注意人的心理感受。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图(Alvar Aalto)等人提出要走德国人的理性主义道路,而不用德国人的简单的几何外形。他们的设计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原始材料(如木材),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南欧的设计,意大利最为突出。意大利人把设计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不单纯把它看为赚钱的工具,于是小批量和高品位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这体现在那些别具一格的家具、汽车、鞋等设计上。
美国的设计体系与欧洲设计体系是泾渭分明的。欧洲的设计先由理念切入,然后有明确的设计目标。美国则是做完设计之后才加以总结,与欧洲弥漫着社会民主气息的设计完全不同。美国的设计起源于商业,加之没有社会意识形态为依据,曾经一度跟着市场走。美国虽然缺乏社会思辨,却是非常注重实用并且十分强大的经济动物,它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兼收并蓄、容纳各种积极因素,令自己的设计很快就取得了领先的地位。1933年,包豪斯关闭之后,包括格罗佩斯、汉斯•迈耶(Hannes Meyers)、米斯•凡•德洛(Mies Vander Rohe)在内的5OO多人移居美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的到来使以往没有理论基础的美国设计有了主心骨——设计的伦理、思想意识、教学体系。这些都为美国设计的飞跃埋下了伏笔。在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包豪斯主张的为大众设计的观念被湮没了。但美国提供的广袤土地和强大的经济支持再次燃起了建筑师们的热情,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国际主义风格诞生了,它是美国的商潮同德国的理念结合的产物。这种风格逐渐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出口电器便成了它的重要经济来源。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致日本设计受到政府的关注。日本的设计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汇贯通,最终成为己用。同时,日本民族的团体精神很强,使企业内部的力量比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日本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它的设计没走弯路:一个是少而精的简约风格,另一个是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这令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从德国引入的模数概念。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界市场的态势。
标志是一种符号,符号当然力求简洁。但简洁中不失意义及美观,这就是标志设计的要旨。标志是一种 总称,它包括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万面,政府机构、学校、学术团体、工商企业、文体活动等。大到国 家国徽、小到私人标记。现代社会中,标志与符号己大大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尤其在商业竞争中,标志本 身就是信誉和质量的象征,它本身就是价值。 ? 标志的最高境界是以造型为媒介,进而超越形体进入精神领域,能接纳多元思想、事件、传统,并经得 起时间的考验,产生一一股信仰般的精神力量。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手段,丰富了设计形式, 拓宽了标志设计创意的思域。纵览当今的标志设计形式精彩纷呈,应用范围更为广阔。特别是在印刷、复制 技术万面,现代标志的设计者不必有太多的顾虑限制。标志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在现代设计中占有 重要的位置,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标志设计己成为自成体系而且朝着多样化发展的独立学科。
从汉字的字意上讲,"标"宇的基木含义是标准和记号,"志"宇的基本含义是不忘和记住的意思。标志最 原始的基本含义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人通过标记记住它的基本含义。所以,如何加强标志的视觉特征, 增强视觉冲击力以便强化大众的记忆,也就是标志首要的功能。 ? 因此,标志耍善于在众多的视觉背景中利用其形、色、光材质来首先吸引人们的视线,并造成深刻的视 觉印象。但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来讲,造成视觉冲击后在视觉上留给人们好的印象才是设计的目的。因为人们 对感兴趣的事物乐于接受,对不感兴趣的视觉神经则抑制和排斥。人眼对于信息接受的这种自觉选择,是出 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种视觉生理现象叫视觉的有益信息选择。因此,只追求视觉冲击,而不在标志的形、 色、肌理上作美的追求的设计也是不成熟的设计。
信息的意义被人认识是视觉接受的前提。视觉元素组成的标志与符号就是视觉上的语言,如果传达的信 息含混不清,不能理解,这样的视觉传达设计就没有达到目的,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国际场合和公共 场所全部用图解式的通俗易懂和简单明了的标志与图形符号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标志是一种象征符号,把传达的内容转换成图形语言,用形和色来表达思想和抽象的概 念,代表某种事物的性质及本质特征。商标,则是指区别商品,反映商品精神面貌的一种专用符号。"符号" 是借助类比、联想的性质,将一件事的性质赋予、归类于一些代表性的附属物上。标志设计利用视觉符号的象征功能,以其简单、易懂、易识别的特性,来传达企业或产品的信息,通过 视觉符号体现企业的个性、传播企业的文化,从而成为内蕴丰富的隐喻世界。 息含混不清,不能理解,这样的视觉传达设计就没有达到目的,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世联
2.要素挖掘
要素挖掘是为设计开发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依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炼出logo的结构类型、色彩取向,列出标志所要体现的精神和特点,挖掘相关的图形元素,找出logo设计的方向,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而不是对文字图形的无目的组合。
3.设计开发
有了对企业的全面了解和对设计要素的充分掌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设计开发工作。通过设计师对logo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将设计要素融入设计中,logo设计必须达到含义深刻、特征明显、造型大气、结构稳重、色彩搭配能适合企业,避免流于俗套或大众化。不同的logo所反映的侧重或表象会有区别,经过讨论分析或修改,找出适合企业的logo。
4.logo修正
提案阶段确定的logo,可能在细节上还不太完善,经过对logo的标准制图、大小修正、黑白应用、线条应用等不同表现形式的修正,使logo使用使更加规范,同时logo的特点、结构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时,也不会丧失,达到统一、有序、规范的传播。
即:通过对标识的识别、区别、引发联想、增强记忆,促进被标识体与其对象的沟通 与交流,从而树立并保持对被标识体的认知、认同,达到高效提高认知度、美誉度的 效果。作为时代的前卫,网络LOGO的设计,更应遵循CIS的整体规律并有所突破。
二、网络LOGO设计的基本应用原理
在网络LOGO设计中极为强调统一的原则。统一并不是反复某一种设计原理,应 该是将其他的任何设计原理如:主导性、从属性、相互关系、均衡、比例、反复、反 衬、律动、对称、对比、借用、调和、变异等设计人员所熟知的各种原理,正确地应 用于设计的完整表现。统一也可解释为,共通以上所述各原理,而更高、更概括、更 综合的原理。
构成LOGO要素的各部分,一般都具有一种共通性及差异性,这个差异性又称为 独特性,或叫做变化,而统一是将多样性提炼为一个主要表现体,称为多样统一的原 理。统一在各部分之中的要素中,有一个大小、材质、位置等具有支配全体的作用的 要素,被称为支配。精确把握对象的多样统一并突出支配性要素,是设计网络LOGO 必备技术因素。
网络LOGO所强调的辨别性及独特性,导致相关图案字体的设计也要和被标识体 的性质有适当的关联,并具备类似风格的造型。
记得最近EASTECHO的网友论坛重新开张之时,就有小魔女对论坛的LOGO表 示了异议,一个简单印刷字体的LOGO与浪子固有的独特风格、精益求精的品质有较 大背离,并与整个网站LOGO缺乏联系,从而产生认知的歧义。不过作为充斥英文LOGO 的浪子网站,做了中文LOGO尝试,算个突破吧。
网络LOGO设计更应注重是一种对事物张力的把握,在浓缩了文化、背景、对象、 理念及各种设计原理的基调上,实现对象最冲动的视觉体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最受 制约的冲动,在任何方面的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精心设计的LOGO常会因为不理解、 不认同、不现实、不前卫、不艺术、不朴实等相互矛盾的理由而被用户拒绝或为受众 排斥、遗忘。所以恰到好处的理解用户及LOGO的应用对象,是少做无用功的不二法 门。不考虑国情和用户的认识水平,对自身设计能力估计不足都是要不得的。在国内 给哪个卖计算机的老板设计个美元300万的朗讯红圈LOGO,很容易被看作是骗钱的。
1、标志设计(企业标志,可分为企业自身的标志和商品标志。)
□ 企业标志及标志创意说明
□ 标志墨稿
□ 标志反白效果图
□ 标志标准化制图
□ 标志方格坐标制图
□ 标志预留空间与最小比例限定
□ 标志特定色彩效果展示
2、企业标准字体
□ 企业全称中文字体
□ 企业简称中文字体
□ 企业全称中文字体方格坐标制图
□ 企业简称中文字体方格坐标制图
□ 企业全称英文字体
□ 企业简称英文字体
□ 企业全称英文字体方格坐标制图
□ 企业简称英文字体方格坐标制图
3、企业标准色(色彩计划)
□ 企业标准色(印刷色)
□ 辅助色系列
□ 下属产业色彩识别
□ 背景色使用规定
□ 色彩搭配组合专用表
□ 背景色色度、色相
4、企业造型(吉祥物)
□ 吉祥物彩色稿及造型说明
□ 吉祥物立体效果图
□ 吉祥物基本动态造型
□ 企业吉祥物造型单色印刷规范
□ 吉祥物展开使用规范
5、企业象征图形
□ 象征图形彩色稿(单元图形)
□ 象征图形延展效果稿
□ 象征图形使用规范
□ 象征图形组合规范
6、企业专用印刷字体
□ 企业专用印刷字体
7、基本要素组合规范
□ 标志与标准字组合多种模式
□ 标志与象征图形组合多种模式
□ 标志吉祥物组合多种模式
□ 标志与标准字、象征图形、吉祥物组合多种模式
□ 基本要素禁止组合多种模式
以上CI设计基础项目,以标志设计为基本元素展开。因此,标志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的企业的品牌形象,使您的企业标志成为一个品牌 ,请慎重选择标志设计公司。
1、表象手法:采用与标志对象直接关联而具典型特征的形象,直述标志目瞪口呆的。这种手法直接、明确、一目了然,易于迅速理解和记忆。如表现出版业以书的形象、表现铁路运输业以火车头的形象、表现银行业以钱币的形象为标志图形等等。
2、象征手法:采用与标志内容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事物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以比喻、形容等方式象征标志对象的抽象内涵。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征工农联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征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等。象征性标志往往采用已为社会约定俗成认同的关联物象作为有效代表物。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雄狮、雄鹰象征英勇,用日、月象征永恒,用松鹤象征长寿,用白色象征纯洁用绿色象征生命等等。这种手段蕴涵深邃,适应社会心理,为人们喜闻乐见。
3、寓意手法:采用与标志含义相近似或具有寓意性的形象,以影射、暗示、示意的方式表现标志的内容和特点。如用伞的形象暗示防潮湿,用玻璃杯的形象暗示易破碎,用箭头形象示意方向等。
4、模拟和法:用特性相近事物形象模仿或比拟所标志对象特征或含义的手法。如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采用仙鹤展翅的形象比拟飞行和祥瑞,日本佐川急便车采用奔跑的人物形象比拟特快专递等。
5、视感手法:采用并无特殊含义的简洁而形态独特的抽象图形、文字或符号,给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视觉冲击感或舒适感,引起人们注意并难以忘怀。这种手法不靠图形含义而主要靠图形、文字或符号的视感力量来表现标志。如日本五十铃公司以两个棱形为标志,李宁牌运动服将拼音字母"L"横向夸大为标志等。为使人辨明所标志的事物,这种标志往往配有少量小字,一旦人们认同这个标志,去掉小字也能辨别它。